8月15日至17日,“数智化时代下国际中文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召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指导,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与科思达孔子学院主办,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与新加坡美国学校联办,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支持。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吉尔吉斯斯坦、美国、南非、日本、新加坡、匈牙利、印度尼西亚、英国、越南以及中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东南亚中文教育的数字化发展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数智化时代下国际中文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召开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教育)韩骏在致辞中指出新加坡国际中文教育独具特色,中华文化根基深厚。中文教育需突破传统模式,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从古至今的延续性与当代中国的创新活力。他建议以中华文化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为主线,贯通古今与未来,突破单纯的语言教育,更深入、更广泛地促进中华文化传播。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教育)韩骏致辞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通过视频致辞表示,语合中心将与中外伙伴共同推进人工智能与国际中文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汇聚各方力量开发数智化产品和平台;建设知识图谱、语料库等数智资源供给体系;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通过AI助学助教助研系统,满足海外多样化中文学习需求,打造融合线上线下的国际中文教育新生态。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视频致辞
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国际教育中心主任黄美旭强调,数智化浪潮正在重塑教育的每一个维度。国际中文教育在获得技术赋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挑战,更肩负着培养数字化时代新型中文教师的使命。她表示,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中文教育与数字技术的跨界对话,催生出跨学科的突破性洞见。

永利皇宫登录官网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国际教育中心主任黄美旭致辞
科思达孔子学院外方理事长黄朝盛分享了新加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案例,并期待与会嘉宾能以这次研讨会为纽带,凝聚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共同探索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路径,为教学创新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科思达孔子学院外方理事长黄朝盛致辞
开幕式上,华东师大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周勇与黄朝盛为科思达孔子学院揭牌。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志峰、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福义,与韩骏和科思达教育集团董事长关碧灵共同见证。

科思达孔子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会上,美国肯杨大学终身教授白建华以“美国跨文化交际能力(ICC)标准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应系统地将跨文化交际能力融入语言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体系,实现文化要素与语言教学的有机融合。华东师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钱卫宁在“AI赋能国际中文在线学习:挑战与机遇”为题的主旨报告中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构建沉浸式、碎片化学习场景与智能辅助系统,有效支持个性化、大规模并行的中文教育实践。

美国肯扬大学教授白建华作主旨报告

华东师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钱卫宁教授作主旨报告
专家对谈环节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副主任胡月宝主持。法国教育部首任汉语总督学、法国语言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白乐桑、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刘骏、韩国延世大学副校长金铉哲、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丁安琪,以及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会长汤俊杰,围绕课程与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转型、教师角色新内涵以及AI对汉语语言与文化学习的意义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专家对谈
本次研讨会设置了8个平行分论坛,主题涵盖“国际中文教育的数智化创新与实践”“数智化时代的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国际学校和学前教育的中文教育创新”“东南亚中小学华文教育的数智化发展”“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与智能测评体系研究”等前沿领域。各论坛采取“学术汇报+专家点评”的互动模式,与会人员围绕国际中文教育数智化发展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生动展示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平行论坛
此外,本次研讨会创新设置了教学工作坊环节,由华东师大与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的专家学者联袂呈现了四场高质量的专业分享。周勇系统阐释了智能中文分级阅读系统和中文水平定级测评的创新实践;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董启文与高级工程师蒲鹏则深入解析了基于水杉智能平台的数字化中文教学解决方案,展示了前沿技术与中文教育的深度融合。

教学工作坊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年会。联盟秘书长丁安琪在2025年度发展工作报告中指出,联盟未来将重点打造国际化高端学术平台,通过深化品牌讲座、编纂国别化研究丛书和创新会议模式提升学术影响力;整合专家资源开展师资培训,促进成员院校深度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国际中文教师教育发展生态。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梁霞介绍了美国国际中文教育书系编纂项目进展。

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年会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梁霞介绍书系编纂项目
年会现场,丁安琪与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余努斯(Ahmad Yunus)共同签署合作举办2026联盟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的框架协议,余努斯还介绍了具体提案设想。与会专家围绕教师培训、学科建设、技术赋能、本土化实践等核心议题,对联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务实且充分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联盟需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化教师培训、加强学术研究、优化技术应用,助力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迈向新台阶。

华东师大国汉院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签署合作举办2026联盟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框架协议
会议期间,华东师大代表团与联盟专家一行,前往新加坡美国学校开展汉语教学实地观摩活动。此外,代表团还专门与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新加坡专项)组织了专题座谈研讨。系统梳理了博士班学员对该项目的意见与建议,为后续优化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项目实效奠定了基础。

华东师大代表团前往新加坡美国学校开展汉语教学实地观摩

与新加坡博士班学员座谈
本次大会是继去年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首次走出国门办会后的又一次创新实践,首次采用“联盟会议+国际研讨会”的双轨模式,标志着联盟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本次会议既是国际化与本土化深度融合的绝佳案例,也是对数智化时代下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转型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前瞻探索。此次会议亦是践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落实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的重要实践。会议展示了华东师大在人工智能与中文教育融合方面的最新成果,有效推动了中文教育标准与技术方案在东南亚地区的落地应用。同时,依托会议搭建的专业平台,将持续支持新加坡及周边国家本土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区域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华东师大代表团和特邀专家合影

大会合影
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是由华东师大牵头、多家中文教师教育单位和个人联合发起、全球范围内相关组织、机构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非政府、非营利、开放性的国际合作平台,于2023年12月在华东师大正式成立。联盟旨在搭建一个和平友好、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全球性中文教师教育合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群效应,推进各联盟成员单位的合作交流,和衷共济、共荣发展。
图文、来源|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编辑|范祎 编审|郭文君